|

楼主 |
发表于 2009-6-23 1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D/C——接阻尼管和逆程电容。大家不要被这个引脚吓倒,其实只是高压包初级线圈的抽头,通常距离VCP端只有2到3匝,用来改善阻尼线性,
9 ^8 @. q, V* O/ l6 w/ J9 u e3 Z# u. X& a: O; |. M
GND——接地。
5 D7 {2 S u( b2 O, h( s; k; e8 M# K4 W" Q5 h4 m
NC——空脚。(内部空脚或外部不用此引脚)
5 k( M8 o. i2 ^3 H& |+ H6 K. V! {3 J/ F4 s/ y( j1 f# R& C
G1——负压100到200V输出。在包内绕组约10匝。
' h7 R' V- I! d2 P" e0 L7 x' v+ j% N' V: u) P$ r/ ]( {5 z
AFC——行逆程脉冲输出。在包内绕组通常是2匝,电压峰值约35V。! E. E2 D4 c8 B2 h0 e+ h" c0 q
8 {; X% T5 B8 Q& d' C7 eFB——二次电源取样输出。在包内绕组通常是3匝,电压峰值约50V。8 r$ \. _6 H8 F) `4 |
9 }( |+ V, c3 H6 i. O+ _0 O4 C. D k
+5V——行中心调整电压。在包内绕组2匝,冷端接B+。
& |: H9 r9 m" K: n" ]2 d3 k! C: \
6 ^/ i, ]" g! o-5V——行中心调整电压。在包内绕组2匝,冷端接B+。
, Y, \' Z9 \' K6 }' G' V
$ j7 @) f: k- @; s1 S, DABL——内接高压线圈的冷端。
" m# m$ `0 F. d5 w
! @# c# [# L1 M+ f9 J7 `/ i, k& N) U300V——动聚电路的供电。电压值是200到600V。有时在包内绕组输出,有时在行管C极整流获得。( q2 o; T \4 \3 V
1 s0 I9 D% w& K2 g, \9 ^; ADF——动态聚焦电压输入端。& R9 N& t' J. c$ f9 k: G' E, l
9 G: q$ ?" l, N0 m/ ? C
SFR——包内聚焦组件中的FV/SV调整电位器冷端,通常是接地的,但有些机型将其用作信号取样。0 _+ F% @+ ]9 G( v, e( V* P
* [/ x- D" f! F3 |HVR——包内HV端取样电阻的冷端。此电阻直接取样于HV端。. |% J, J6 |1 |' ~0 ]
' c2 ^" f' j7 N: gHVC——包内高压滤波电容的冷端。通常此脚都被接地,但有些机型将其用作信号取样。$ O" ~4 m, E# }$ t( \
4 y" b2 v3 O6 L7 \& Q: a6 i
FVR——包内聚焦极取样电阻的冷端。高档机所独有,用来检测FV电压。: A; Z1 [& d1 ]
4 G1 C6 Y+ r; {" s* D& p0 a2、提取原机高压包的资料。对照包体引脚和电路板或电路图分析原包数据,如果电路基础较差不能作出分析,就绝对不要改包了。$ O: G9 ~. s a2 p$ q4 {3 S u
3 r6 R6 ^5 |9 Y( I, P3 L/ |
1)、确定原机高压电路是否高压独立。这很重要,因为高压独立的高压包初级绕组匝数较少,并且侧引脚通常不接地,而用作取样信号。如果换上不是高压独立的包,肯定不成功。反之,用高压独立的包换入非高压独立的电路,开机肯定会因初级绕组匝数少而高压过高,产生打火并可能扩大故障。高压独立的高压包将在后面另行分析。
+ l0 w5 t% n* B. I/ ~0 j \) ~$ z E1 u! z0 ~' \7 }1 q
2)、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原高压包的通脚。
( _( u7 w* p9 q. m5 j7 n5 P" Q0 A% y: X2 w' `% \5 i5 l) G
3)、对照电路板记录原高压包的脚位功能。如果电路板上没有标记,就要进行分析,方法如下:
. F& b% {$ y% @3 J+ J5 }
% v3 V- B# I' w1 p 接行管的就是VCP脚,通常高压包的第1脚就是VCP,但有些机型如飞利浦philips ,VCP可能在第9或10脚,分析时只要认准行管C极所接的脚就行。
; B+ ~0 q" ]% r, G _* D& A: b# G7 ~" J8 T' \
接阻尼管或逆程电容的就是D/C脚,大部分电路的阻尼管和逆程电容都与行管C极接到一起,如果待修机的阻尼逆程与行管分开又怎么办呢?其实D/C脚对电路的影响微乎其微,改包时如果新包没有D/C脚,可将阻尼逆程与行管并接,不会有任何问题。
2 N$ a" P- U; e ! Q+ K; D; u0 B7 P
接二次电源输出的就是B+脚,注意行中心校正电路需要以B+为中点,有些电路就会有两路B+输入,分析只需将高压包拆离电路,认准与VCP端相通的引脚即可。
0 C- \( ] M( C# f
6 {* w& l% W" V8 h3 u3 S 通过二极管整流,包括正负整流,而其滤波电容与B+相接的,就是+5或-5V引脚,由于这一电路只用于行中心的调整,使光栅(注意:并非是图像)于屏幕正中显示,所以完全可以忽略该引脚,新包如有此脚的,接上无防,如没有,就将其电路悬空。实际上很多机型都取消了行中心调整电路了,图像的左右偏移靠控制行场扫描芯片的行相位就有很大的范围。# b3 L, C% P* A* y2 v. w* O
: a3 I( [ a- h) `3 [
接地的当然是GND。
0 \8 c7 ~/ G1 ]9 b' K6 z, s" O# m0 I9 }; u4 p5 A [
没有外接电路的就是NC脚,NC脚可能是内部无通路,也可能是外部没用上该引脚;另外有一种NC方式是它在包内有绕组,但在电路上只有少许零件,如小容量电容和较大电阻接地,跟着接一根线引到显象管周围,之后又再无去向,这样的电路作用是检测高压泄漏,但我想X射线保护电路本身在工作就行了,再附加这样的线路没什么用,并且改包肯定会变动原电路的啦,所以我也称这种脚为NC脚,改包时碰到这种电路,就将它悬空。1 P+ H, |3 d6 d
: O4 {" E- P: ~4 z1 k- u2 Y
通过二极管作负整流并且其滤波电容正极接地的就是G1脚,G1脚比较容易辩认,其滤波电容容易干涸漏液,大家都换过不少了。有时候G1脚在整流前会外接高压泄漏检测线,经常圈在高压帽周围,与高压很接近。我有点不明白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当天气潮湿高压帽出现打火时,G1脚首先就串入了高压,其结果是整流管击穿,甚至滤波电容爆炸,由于G1负压消失,光栅就会高亮,并且关机有高亮点,用户不明白这种故障的遗害,蒙懂间开关多几次机,显象管正中央就烧伤出黑点了。厂家这样设计是保护显象管,还是在制造机会损坏它?见人见智了。( F' E$ }$ }% {# ?# m$ O' f
_0 k B! S$ e% G: s4 g
与包内任何引脚不相通并且外接一只0.1U到1U电容到地的就是ABL脚,ABL脚是改包时唯一不用头疼的引脚,所有高压包的ABL脚都一样,绝对不用担心改后与电路不匹配。& H/ r' A5 ~' N# c0 |& `
, Q% B+ N9 I0 Z) Q3 G
通过二极管作正整流并且其滤波电容耐压很高的就是DF供电脚,DF供电脚电压多数是250V到350V,实际上该电压允许有较大的偏移,可以相差30%而对动聚没任何影响。DF供电脚由于电压较高,其绕组多数会与B+相串联,这样就可以减少线圈匝数,当然也有的多绕些线,冷端直接到地。3 Z! ~% t5 z) U9 ?: J$ |
3 h" X5 x9 ^! e& q7 R* B* O+ X! _
高压包侧引脚的最上面的通常是SFR脚,绝大多数电路会将它接地。
: w2 r0 [1 O) p" L4 V& N0 ~( h0 y8 Y O
高压包侧引脚的最下面的通常是HVC脚。 Y" e, b3 ?! E: h- [; h! j. u: v
+ O4 |$ \& o; w# T5 S8 e 如果原高压包只有3只侧引脚,则中间一只肯定是DF脚;如果原包有4只侧引脚,就要分析电路找出DF脚。动聚电路的原理是在行偏转支路中串入变压器,耦合行脉冲到聚焦极中,所以找到与动聚变压器相接的脚就是DF脚,并且它的电压较高,通常会有1KV的滤波电容。* b5 v9 J) [; J6 l6 ?
- [ K( Z7 p( y9 V
如果原高压包有4只侧引脚,在排除出SFR、HVC和DF脚外,剩下的就是HVR脚了。HVR脚总是与HVC脚组合来取样,HVR取样直流,HVC取样交流,两者或直接并联,或通过阻容元件并联。当然如果原机这些脚都接地,就不用去考虑它了。3 V# T7 U# Q/ t6 q* b
! r6 S' Z/ E! A2 U- G' s
AFC脚和FB脚较难分辨,在电路中两者外接零件也很相似,通常是在整流前用阻容网络匹配后作为AFC信号,而整流后则作为二次电源取样电压或X射线保护取样电压,正因为是二次电源的取样,所以必须慎重分析。如果原机只有一支AFC电路,则不需要多费心,如果找到两路相类似的,就可以这样分析,通往CPU、OSD和行场扫描芯片的逆程脉冲肯定是AFC,整流后输入二次电源芯片(可能也是行场扫描芯片)的就是FB。
1 X( G2 n. ^" e2 c
" M' @2 ?( h% b. F: M4)、用电感表测量原高压包的通脚电感量,原则是一定要确定测量点,比如测量初级线圈,就一定要以VCP点为固定一端,再测其与B+或其它脚的电感量;而测量次级线圈,就一定要以GND点为固定一端,再测其与其它引脚的电感量。次级线圈由于有几个绕组,如果确定不了GND端,则其它引脚互测的电感量会被抵消或叠加。有时次级的几个绕组并不一定只有一个GND端,但其在电路上仍会被接地,需要看电路上的走向确定GND端。0 k8 \, G1 N7 e* p
8 E1 z! B, p0 P0 `( W4 |
5)、原机高压包只有在初次级线圈短路的情况下,才能影响到其通脚电感量,其它如高压电容击穿、硅堆击穿、高压线包短路、打火等都不会影响其原来的电感量。
: l* [. O' C. X+ K0 [( v2 p* ~' r/ j/ P
3、将原机高压包资料包括通脚和引脚功能与新包对比,选择相似度较高的作下一步分析。
2 Y( Q: Z6 K% t& ^, {; o, _
, u9 P( F0 J: E8 h$ A%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