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337|回复: 3

康佳KONKA T2101屏幕上半部分有回扫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7 23: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康佳KONKA  T2101屏幕上半部分有回扫线:
- D( {0 d2 o- E% f( Q- ^
1 ?3 [8 [% P0 F2 y$ N1 m: q! x6 B有的台上半部分有回扫线,有的台又没有,是怎么回事??????

手机扫码浏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7 2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加速极电压和场消隐电路
9 O2 j4 G. l* h3 t7 E3 t$ l# `: x        5 j( E# U. d" \0 n
加速极电压一旦过高,就会使电子束发射电子的能力大大增强,即使在行、场消隐信号加到也无法使电子束在此期间截止,从而出现了满屏回扫线。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加速极电压而把回扫线消失。但如果调低加速极电压也无法消除回扫线,且其亮度、对比度等电路也可正常调节,则要考虑场消隐电路了。通常场消隐电路是由一些阻容元件或二极管组成的,故可以通常检查该回路的元件,看是否有损坏现象而使消隐信号不能正常加到视放级而出现回扫线现象。$ V, _# l' O' H& U* t
       
- P$ C4 \" w/ w! k, M0 M二、场输出级电路
  a: q; s: e/ _& o) t+ L
( E: W: w+ [( d9 s9 z3 ]4 D对于场扫描电路中,无论是振荡、输出或是反馈电路中,某些元件出故障了,也有可能出现回扫线,其表现出的多数为上部或中部有回扫线。对于振荡、反馈电路来说,一些定时元件或是反馈耦合元件损坏(都为一些阻容元件)了,就会使电子束的扫描时间增长,在回扫期间变长时,就会出现逆程期扫描线不能完全消隐掉,故在屏幕的中上部呈现出回扫线现象。而对于场输出级,主要是由于其供电电压不足或是升压电路不正常而引起的。其输出级电路,无论是由分立件组成或是集成电路的,它的放大电路多数是采用OTL形式。两管轮流工作,在扫描的逆程期间,会在偏转线圈两端产生很高的反峰电压,而其反峰脉冲电压主要是决定于场输出级的供电电压。故此,如果电源电压不足,就会使其反峰电压的幅值不够,从而在逆程期间无法进场消隐或消隐不彻底而出现回扫线现象。此外,最常见的就是升压电路、泵电容了,如果升压电路的元件出故障而造成升压不足或是泵电容漏电,也会出现在屏幕上部有几条回扫线的现象。2 d2 j) U: w+ D$ H9 t& A9 G
       
. s  I8 t# }3 r8 L" e; V, [三、视放矩阵电路3 R0 X( R! ]7 ~) [
       
% |$ [0 X3 c& Y6 B如果该回路的元件出故障,使其供电电压变得异常也会出现满屏回扫线的现象。其中RGB三个阴极,一旦出现电压过低(通常是由于其供电的滤波电容漏电、供电回路的限流电阻变值或是视放管击穿而使相应的阴极电压降低的)。三个阴极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视放管将会进入饱和导通状态,使电子束流猛增,光栅很亮、图像淡且出现回扫线。此外,如果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出故障,也会有可能产生回扫线的。因为其亮度信号通常是加到视放管E极的,如果该回路出故障而使其E极电位下降,从而使三个视放管的导通程度加强,阴极电压也就随之降低,故会出现回扫线现象。对于没有亮度信号加到视放级的,造成图像暗、有回扫线且亮度不可调的故障现象,可以着重检查解码是否有亮度信号输出、其亮度信号输出到视放级的各个元件是否正常以及亮度箝位电容是否漏电等。
" p* O4 }* i. _- }8 {       
. S  {0 f: E; {( I- G8 l1 ?四、显像管本身原因
6 v2 V) @! X1 m5 d# F  I; L. |) I" E        ; r% m% x- ^$ ]
显像管内的电极相碰了,如最常见的阴极与灯丝相碰,也会使该阴极的电位大幅度下降,从而出现单色光栅,且满屏伴有很亮的回扫线,此时的亮度也不可调。如果检查到某一阴极电压很低,接近于0V,而拔下管座时该视放管的C极电压又能恢复到正常值时,就说明是显像管内部碰极了。但如果断开该视放管的C极后其电压依然不变,说明是该视放电路故障,如视放管击穿或是外围元件有短路或变值所致。待查出原因后就可以“对证下药”了。
  \4 }& N" ~* w# G% U8 m3 d# {        荧光屏产生回扫线是彩电的常见故障之一,它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出现在整个画面上,有的只出现在画面的上部或中部;有的出现在无画面的白色光栅或红、绿、蓝某一单色光栅中,有的伴随着画面出现;有的当回扫线出现时亮度调节失控,有的则亮度可调等等。此类故障涉及到场消隐电路、场输出级电源、自举升压电路、场反馈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矩阵视放电路、显像管电路和显像管本身。
8 w1 b. }* c. q$ \2 }8 q; C, Y$ ^- |
, Y2 v& J! t- m$ o8 ^( }现将该故障的常见原因及其现象特征综述如下,供参考。 . M/ A6 @& N$ |: C- E# Z
' k( e2 v- [, t
1?回扫线布满整个荧光屏
, P. z$ K6 ^# J" m
; c0 w- U: e5 i3 k; j9 X. J(1)场消隐、帘栅压电路出现故障 在行、场回扫期间,为了消除回扫亮线,从行、场扫描电路分别取出行、场消隐脉冲,然后一起加到亮度信号末级缓冲放大级,以提高显像管阴极相对于调制极的电压(截止电压),使电子束截止,达到此期间消隐的目的。由于行消隐电路出现故障时,人们眼睛看不出行回扫线,只能看到光栅的左侧比正常时稍亮一些,因此,我们在画面看到的一般是场消隐出现故障而造成的场回扫线。 显像管的帘栅压是电子束的加速电压,当它正常时,在行、场回扫期间,行、场消隐脉冲通过控制电路,能使显像管电子束截止。当帘栅压偏高时,电子束在此期间不能截止,照常轰击荧光屏,伴随着画面也会出现场回扫线,这与场消隐故障相仿。顺便指出,如果帘栅压过高(超过额定电压的10%),图像变淡白进而消失,在很亮的白色光栅中出现回扫线,此时亮度调节几乎不起作用。 当场消隐电路出现故障或帘栅压偏高(不高于额定值的10%)时,接收电视节目,图像、伴音以及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调节均正常,整个画面出现均匀回扫线,当未接收信号或对比度调淡时,回扫线更明显。若遇以上特征的回扫线,可先调节行输出变压器上的帘栅压调节旋钮或尾板上的帘栅压微调电阻,降低帘栅压,如果帘栅压降低后回扫线消除,就证明故障为帘栅压偏高所致(正常的帘栅压,因显像管不同而异)。否则,只要检查场消隐电路的有关元件(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即可排除故障。 8 o" ~( A1 D; ~5 e7 _+ I7 {

% K: F0 u- t4 ~) q$ U. c, X; k& A(2)矩阵视放及其供电电路出现故障 矩阵视放级供电电压一般为180~210V,显像管R、G、B 三阴极相对于栅极(调制极)的截止电压一般在115~160V之间,该电压越高光栅越暗,反之则光栅越亮。绝大部分电路设计时使调制极接地。当供电电压因滤波不良等故障引起下降时,三个阴极电压也要下降,截止电压降低,高压束电流增大,光栅亮度也增加,调节亮度及副亮度电位器光栅的亮度变化不大,即使亮度关到最暗,也无法使电子束截止,这时图像极淡甚至无图像,仅有很亮的光栅,出现满幅回扫线,这与上述帘栅压高的现象是一样的。当然,当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出现故障,使送到三个视放管的e极电压变低时,使视放管的Vbe升高同样会引起显像管的三个阴极电压下降,造成上述故障。可见,遇到此类故障现象,要重点检查三个部分:视放级供电电压,显像管帘栅压和视放级及其有关亮度信号处理电路。 * D& B, M! M% j& N
/ w' B- X- |) k4 b2 ~
(3)显像管内部极间短路和视放管击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7 2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显像管某阴极与调制极(栅极)热短路后,使阴极、调制极的截止电压为零。当某阴极与灯丝热短路后,由于灯丝一端接地,那么,某阴极若与灯丝接地端短路,当然截止电压为零;若与灯丝非接地端短路,由于灯丝电压仅有几伏,所以截止电压也接近为零。当三个视放管的某一只出现击穿或相关元件损坏造成视放管饱和时,也会使显像管的对应阴极电压为零,即截止电压为零。因此以上三种情况都会使电子束电流增大,造成光栅只有该故障阴极的对应颜色、无图像,并伴有很亮的满屏回扫线。与(1)、(2)所述故障现象不同的是:该类故障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电位器,光栅亮度无任何变化;测故障阴极电压不仅仅是降低而是为零;具有过束流保护电路的彩电,几分钟即可进入保护(行停振)状态,设计先进的大屏幕彩电甚至还会引起开关电源保护,使行扫描电路供电电压为零。 遇到此类故障时,应先判断是以上三种情况的哪一种。一般步骤为:先测显像管某故障阴极电压,一般为零(或接近零)。断开该阴极对应视放管c极,若阴极电压升为180~210V,表明视放管击穿或其外围元件有故障。否则,表明是其余两类故障。对于两类“短路”故障,先把灯丝电压换成在行变磁芯上绕3匝的悬浮电压,若工作正常,则说明是阴极、灯丝短路,否则为阴、栅短路。当确定是阴、栅短路后,可用“电击”法将短路点击毁;对不能修复的阴、栅短路故障,只能更换显像管。 3 s% }# \6 |5 \9 x! N

7 w3 d4 y; K4 Z, J) u; F5 b& Y8 Z+ \2?回扫线出现在荧光屏的上部或中部 7 r$ z2 E0 E$ F2 M* W1 p. c
; G2 I% F* j* F* j6 B
(1)场输出级电源、自举升压不良 彩色电视机的场输出级无论是用分离元件还是集成电路,多数采用OTL互补电路,两管工作在开关状态,交替导通。在场逆程期间,由于流经偏转线圈的电流变化快(变化率大),所以在线圈两端产生很高的反峰压,这个很高的反峰压就是场逆程脉冲,其幅度在偏转线圈的电感量、直流电阻、流经的电流一定时,取决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越高,逆程脉冲幅度越高。反之,电源电压不足会导致场逆程脉冲幅度不足而消隐不彻底。会在荧光屏的上部出现自上而下由密变疏的6~7条回扫线。 在场扫描逆程期间,场输出级的下管截止,上管饱和导通并流过大电流,为此,OTL电路大都设置各种类型的自举升压电路。根据设计不同,一般由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等元件组成。当自举升压电路元件失效后,会造成升压不足,产生类似于上述场输出级电源电压不足的故障现象。 此类故障出现时,应先检查其供电电源,主要检查滤波电容和限流电阻等;然后再检查自举升压电容和泵电源滤波电容,如松下panasonic M11机芯的 C413、东芝TOSHIBA Ⅲ型机芯的C313,康艺KTV机芯的C313,都是常见的此类故障源。 $ p0 s% d2 n; [9 v; g5 M* ]5 S
4 E/ n0 [; [* o9 g' f
(2)场振荡、场反馈电路不良 无论何种场扫描电路,都要从场输出级以不同形式取出反馈信号去控制场振荡电路,通过各种校正手段,维持场振荡输出波形的正确以符合设计要求。当场振荡、反馈回路的元件(电容、电阻等)损坏,使场振荡波形的回扫时间增大时,荧光屏上电子束由下端回至上端的时间变长,电子束还没有回到上端,场消隐脉冲却已结束,图像信号到来,使电子束在回扫期间就使荧光屏发光,在荧光屏上部出现几条回扫线。 根据场振荡、场反馈元件的损坏对场振荡波形的影响程度不同,有的在荧光屏中部以上都会出现回扫线。当出现此类故障现象时,在排除(1)所述原因后,一般检修场振荡和反馈电路,便能消除回扫线。
5 q" T& \1 j' ]5 i+ U+ w, U' z( s- e% f0 a2 D6 `
3?回扫线故障检修实例
# O7 r0 E) F% @7 Z1 J. e
/ |; @  S" n# s/ W3 ?+ p. v( ?* k〔例1〕东芝TOSHIBA 181E3C彩电出现满屏回扫线。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为场消隐电路有问题或帘栅压偏高所致。先将帘栅压调低,回扫线照旧,将帘栅压复原,判断故障在消隐电路。经检查发现,D202开路,换新后故障排除。
8 _" K% v5 m7 w
" M( b, h% q5 U; I" @〔例2〕长虹changhong  C2588彩电出现满屏回扫线 旋动行输出变压器上的帘栅压调节旋柄,使帘栅压降低,回扫线消失,但松手后故障依旧,判定行变内部帘栅压调节电位器失灵。换新行变后,重新调节帘栅压和聚焦电压,故障排除。由于本例中行变其它部分完好,亦可不换行变,可按下面的方法解决。断开由行变送出的帘栅压连线,改为如图1所示从行管c极经整流滤波调节后供给,调节Rv即可得到所需的帘栅压。 $ Q, ^6 ^6 Z* ^
% m5 e% z4 p5 [/ K" O$ o; c7 Y
〔例3〕熊猫2518彩电出现满屏回扫线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出在视放级供电电路、视放电路和帘栅压等部分。测量视放级供电电压为150V(正常值为200V),经查该电路滤波电容C901失效(正常值为4?7μF/250V),换新后故障排除。
$ o7 r4 {, b2 L$ {. z" }1 ~/ t3 K% `
3 {( F  Y3 V0 ^) |: r〔例4〕厦华xoceco XT-5622彩电出现满屏回扫线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出在视放级及其供电电路或Y信号相关电路。测视放级供电压为180V,正常。视放管各c极电压均为90V(正常值为122V),明显偏低。经查TA7698AP{23}脚输出电压仅为51V(正常值为7?1V),致使V203e极电压下降,造成三只视放管的e极电压降低,三只视放管的Vbe增大,c极电流增大,c极电压下降,显像管三个阴极电压下降,造成本例故障。
2 e, a& c! P6 b& ~" V2 h* O3 P# m0 `  W/ g
〔例5〕星海牌46CJ1彩电满屏回扫线,单色红光栅。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在显像管电路、显像管本身或矩阵视放电路。先测显像管红阴极电压为 0V,断开红视放管Q505的c极,再测显像管红阴极电压为180V,表明视放电路存在故障。经查Q505击穿,换新后恢复正常。 " v5 I1 {: }* e& x/ P: d5 G

6 o$ t. ]0 N8 M5 J〔例6〕黄河HC47-Ⅲ型彩电满屏回扫线,单色绿光栅。 测显像管绿阴极电压为0V,断开绿视放管Q507c极,再测显像管绿阴极电压仍为0V,判断显像管绿阴极内部与灯丝或栅极短路。试将原灯丝供电方式改为在行变磁芯上绕三匝后悬浮供电,试机故障排除。
2 X. n! S1 N: O& }' K% L3 E: B% U! r( g; U8 Q5 ?
〔例7〕北京8303彩电荧光屏上部出现6~7条回扫线。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是场扫描供电电路或自举升压电路、泵电源滤波电路有问题引起。经查C313(47μF/160V)无容量、外表干涸,换新后一切正常。 & y, J# Z2 N$ h% d1 J2 Q$ C, ?& m# p
) q. Q. |* `  ^
〔例8〕西湖牌47CD4彩电荧光屏上半部分有回扫线。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在场振荡或场反馈电路部分。更换TA7698AP{27}脚外接的锯齿波形成电容,故障排除。由于对场振荡及锯齿波形成电容要求较严格,仅用万用表测量不容易发现问题,一般对这类电容器应采用更换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7 2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更换场升压电容。一般为220UF50V或100U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5-5-5 00:48 , Processed in 0.43569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