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击穿引起的绝缘失效 (1)气体的击穿 当电场强度超出一定值时,会造成间隙击穿。如果间隙过小,也会使电场强度增加而造成气体击穿。常见的有,电容器因施加电压过高而击穿,因电线裸露而产生的电火花,闭合开关时产生的电弧,出现这些情况均说明其气体电介质不再具有绝缘性能。 (2)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液体电介质的电气强度比标准状态下气体的要高得多。若油中含有水分等杂质后,其电气强度将严重下降,极易发生击穿现象。 (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有: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同一种电介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发生不同的击穿形式。 ①电击穿。由于外电场的存在,电离电子在强电场中积累起足够能量,使其相互间发生碰撞导致电击穿。其特点是过程快,击穿电压高。 ②热击穿。击穿电压随温度和电压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这时的击穿过程与电介质中的热过程有关,称为热击穿。环境温度和电压作用时间增加,热击穿电压下降;电介质厚度增加,平均击穿场强将下降。 ③电化学击穿。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可能因此而发生化学变化,不可逆地逐渐增大了电介质的电导,最后导致击穿,称为电化学击穿。由于化学变化通常导致介质损失增加,因而电化学击穿的最终形式常是热击穿。 (4)沿面击穿 在实际的绝缘结构中,固体介质周围往往有气体或液体介质,击穿常常沿着两种电介质交界面并在电气强度较低的一侧发生,称为沿面击穿。沿面击穿电压比单一介质击穿电压要低。电容器电极边缘,电机线(棒)端部绝缘体很容易发生沿面放电,对绝缘的损害很大。 2.老化引起的绝缘失效。 (1)热老化 以电缆、导线为例,随着温度升高,绝缘体变软,其抗剪强度就会丧失。在高温下如果被其他物体挤压,则绝缘体有可能会发生塑变甚至使导体外露最终酿成短路;当温度超过绝缘体的额定值时,将导致绝缘退化(寿命缩短),还可能造成塑变或炭化,引起过度退化;因过热而老化并硬化的绝缘体如受到弯曲,就有可能出现裂纹。若温度低于绝缘体的额定值时,如果冷导线或电缆受到剧烈弯曲或冲击时,绝缘体也会 [1] 碱、盐、湿度以及交变磁场和交变应力、冷热冲击等环境因素。 因此,为防止固体电介质绝缘失效,应避免电介质受到振动、冲击、压力和其他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应力,防止固体电介质变形、移位;应使固体电介质远离酸、碱等腐蚀性很强的液体,或免受强烈射线的照射;电介质所处环境温度不能过高,这就要求电气设备超负荷工作时间不能过长。 此外,应尽量避免在不均匀电场使用固体电介质,防止固体电介质的电击穿。在选择绝缘材料时也应有所侧重,比如聚合物绝缘体在高温环境下趋向于加速退化,而热固性塑料绝缘材料如酚醛塑料比ABS、聚碳酸脂、聚丙烯或乙缩醛树脂等工作性能好。 (3)气体电介质的预防 对于某些电气设备内部需要真空介质的情况,必须确保设备的严格密封,保持其真空度;保持电介质工作环境无污染、无粉尘等颗粒性物质。 湿气和污物积聚会形成腐蚀性物质,损害电容器和其他电子元器件。即使是在标准湿度的大气条件下,湿气也很可能围绕污物积聚起来。如果不工作时设备还要承受潮湿侵蚀,必须有充分的防湿措施(如涂层)来加以保护。 根据击穿理论可知,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电容器电压不是很高,也会发生击穿现象,就是因为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太小。因此,保持正负两极板间的距离不过小,也是防止气体击穿的重要手段 [3] |
|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
GMT+8, 2025-4-30 23:19 , Processed in 0.4954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