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 晶体管有双极型和单极型两种,通常把双极型晶体管简称为晶体管,而单极型晶体管简称为场效应管。 晶体管是半导体器件,它由掺杂类型和浓度不同的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形成的两个 PN 结(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分别从三个区引出三个电极(发射极e、基极b 和集电极c)。 晶体管根据掺杂类型不同,可分为 NPN 型和 PNP 型两种;根据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 ,又可分为硅管和锗管两类。 晶体管内部结构的特点是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远高于基区掺杂浓度,并且基区很薄,集电结的面积比发射结面积大。这是晶体管具有放大能力的内部条件。 2. 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体管具有放大能力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在这种偏置条件下,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扩散到基区后,只有极少部分在基区被复合,绝大多数会被集电区收集后形成集电极电流。通过改变发射结两端的电压,可以达到控制集电极电流的目的。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如下: 其中电流放大系数α和β之间的关系是α=β/(1+β),β= α/(1-α)ICBO是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ICEO是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穿透电流,并且ICBO =(1+β)ICBO。 在放大电路中,通过改变 uBE ,改变IB或IE,由 ΔIB 或 ΔiE 产生 ΔiC ,再通过集电极电阻 RC ,把电流的控制作用转化为电压的控制作用,产生 ΔuO = ΔiCRC 。实质上,这种控制作用就是放大作用。 3. 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当给晶体管的两个 PN 结分别施加不同的直流偏置时,晶体管会有放大、饱和和截止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这几种工作状态的偏置条件及其特点如表 2.1 所列。 表 2.1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最新评论
GMT+8, 2025-5-4 09:38 , Processed in 0.4681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