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效应管的结构与类型 场效应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与第二章介绍的晶体管类似,器件内部也有两个PN 结,器件外部也有三个电极(源极s 、栅极g 和漏极d)。 场效应管按照结构和控制电场的形式,有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型。结型的栅极与硅材料直接接触,控制电场是 PN 结的内电场;绝缘栅型的栅极与硅材料之间隔有绝缘层(SiO2),不直接接触,控制电场是外电压产生的表面电场。 场效应管按照工作方式,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之分。 耗尽型:在外加电压为零时,管内有固定的导电沟道,随外加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导电沟道逐渐消失(耗尽); 增强型:在外加电压为零时,管内没有导电沟道,当外加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导电沟道逐渐形成(增强)。 场效应管按照导电沟道的掺杂类型,有 N 沟道和 P 沟道。两者的外加电压极性相反。 2.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学习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时应正确理解以下几个概念: a)控制漏极电流的基本原理 场效应管的导电沟道是一个可变电阻,外加电压改变导电沟道的几何尺寸,以改变导电沟道电阻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漏极电流的目的。 b)外加电压对导电沟道的影响 当漏源电压等于零时,栅源电压变化,导电沟道处处宽度相等;当漏源电压不等于零时,导电沟道呈楔状,靠近漏极处沟道较窄。 c)夹断电压和开启电压 对耗尽型管,当栅源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导电沟道就消失——称为夹断,把这一状态时的栅源电压称为夹断电压 UGS(off)。 N 沟道 UGS(off)<0 , P 沟道 UGS(off)>0 。 对增强型管,当栅源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导电沟道就出现——称为开启,把这一状态时的栅源电压称为开启电压 UGS(th)。 N 沟道 UGS(th)>0, P 沟道 UGS(th)<0 。 d)预夹断和全夹断 预夹断——当UGS一定, UDS增大到一定大小时,漏极端的沟道开始夹断。 全夹断——导电沟道从源极端到漏极端全部夹断,漏极电流为零。 e)预夹断前后的导电情况 预夹断前,漏源极之间电压变化,漏极电流随之变化,类似电阻。当栅源极之间电压不同时,漏源极之间的等效电阻不同,称为“可变电阻区”。 预夹断后,漏源极之间电压变化,漏极电流近似等于常数。因为 UDS数值增大,夹断区由漏极向源极延伸,沟道电阻增大,使 UDS数值的增加为沟道压降的增加抵消,漏极电流基本不变,称为“恒流区”。但是,对应于不同的 UGS,漏极电流的恒值不同。也就是说, UGS对漏极电流有控制作用,所以又称为“放大区”。 3. 场效应管的特性 各种不同类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如表 3.2.1 所列。 表 3.2.1各种场效应管的特性 最新评论
GMT+8, 2025-5-4 09:31 , Processed in 2.0345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