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维修网 门户 彩电维修 国内彩电 查看内容

彩电I2C总线检修实践

2011-2-11 19:14| 发布者: 松林| 查看: 913| 评论: 0

摘要:  近几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彩电都采用了I2C总线控制系统。彩电应用了I2C总线控制系统后,CPU和被控集成电路引脚大量减少,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整机电路元件,简化了电路,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而且为增加CPU ...
[例1]故障现象 一台索尼SONY KV-S29MH1彩电,收看中突然无图无声,原来存储的节目全部丢失。重新进行搜台,能搜到电视节目,但不能存储,而且无声、彩色制式不对而无色。关机后再开机,有时又一切正常,且数日内不再发生故障;有时开机时则又会发生上述故障。
  分析与检修 有光栅、且能搜台,说明电源和CPU基本正常。无声、制式不对和不能存储三种故障并存,且同时发生和消失,由此推断故障出在三个单元的共用部分。三个单元的共用部分不外乎是电源和CPU控制电路。
  该机功能多,附属电路亦复杂。在两个下部主板上立满了数个小线路板,结构紧凑,各单元板之间距离较近,给测量各单元电路板上电压造成困难,好在各单元板均通过插座与主板相连,通电后可通过测量各单元插座上的电压和波形来判断各单元的好坏。
  先测电源板各插座输出电压均正常。再测CPU板输出端插座CN002各脚电压,发现 脚的SCL电压和 脚SDA电压均偏低,由正常时5V降为2.8V左右。这证实CPU控制电路发生故障。为了区分是CPU本身故障还是被控电路故障,将CN002 脚与外电路断开,开机测 脚电压,恢复5V,说明故障由被控电路引起。该机挂接在总线上的被控电路较多,均通过主板上各插座通往各单元电路。焊上CN002 脚,逐个断开通往各单元板插座中的总线焊脚,监测总线电压。当断开去往A1板的CN1119的⑧脚CLK和⑨脚DAT时,总线电压恢复5V,这说明故障点在A1板。测量A1板上工作电压,发现IC207的电源 脚无电压,查其供电电路,稳压块IC208(7809)输入端1脚有12V输入,输出端②脚无9V输出。拆下A1板检查,②脚焊点有一圈细裂纹。补焊后再开机,总线电压恢复5V,故障排除。
[例2]故障现象 一台索尼SONY KV-F29MF1彩电不能正常启动,但消磁线圈反复吸合。
  分析与检修 打开电视机,查电源各组电压正常,查CPU、I2C总线输出电压,SDA和SCL均由正常的5V降为3V左右。如上例,断开各被控电路I2C总线,当断开去往IC202(TA8776N)的总线时,CPU输出端总线电压升到5V,继电器不再吸合。检查IC202外围电路,电源 脚电压也为0V,经查也是9V供电电路稳压块虚焊,重新焊好,故障排除。
  以上二例,都是被控电路电源供给电路开路,使被控电路得不到电源而引发的故障。不但使本电路停止工作,还造成总线电压下降,影响总线信号传输,整机失控,引发多种奇异故障。
  常规检修时,都是因负载短路漏电才会引起电压降低,而I2C总线中被控电路开路,失去供电,为什么也会使总线电压下降呢?对此不少同行提出质疑。经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被控电路的总线接口电路多设计成“与”电路,总线与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相接。当被控电路电源开路时,接口电路以总线上的电压为电源而维持工作,由于接口电路电流较大,而总线上的上拉电阻较大(几kΩ至几十kΩ),上拉电阻上压降增加,将总线电压拉低,影响总线的数据传输。
  [例3]故障现象 一台松下panasonic TC-25V42G彩电,有图有声,下部无光栅,上部光栅只有一半。
  分析与检修 用户反映,该机购买一年就发生上述故障,先后找过两个修理人员维修,查遍了场输出电路外围元件,均未见异常,更换场输出集成电路后故障依旧,无奈送我部检修。经过看图得知,该机采用I2C总线控制技术,场振荡信号先送入枕形校正电路TA8859整形校正后,再送往场输出电路。用示波器观察输入TA8859的波形正常,而TA8859输出的波形严重失真。测其总线接口电压正常,外围元件未见损坏。怀疑被控电路TA8859内部控制电路损坏。更换TA8859后,光栅拉开,但帧幅过大,场线性不良,并有枕形失真。
  根据有关资料中介绍的方法,按维修开关S1101,使整机进入维修状态,按S1103功能键选择场幅、场线性、枕校三个项目,用音量升、降键调整数据到正常值,按“正常”键退出维修状态,一切恢复正常。


学习

好文章

已阅

支持

鲜花

路过

最新评论

QQ|小黑屋|最新贴|维修网 ( 粤ICP备09047344号

GMT+8, 2025-5-10 11:38 , Processed in 0.888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